close

首先,講師說因為此課題是多方面的,所以講師只能以個人的人生經驗來分享和回饋給大家這堂課。

 

他請大家輪流說出我們之前上過的課程,看那些課程大家覺得他對自己的影響比較大,並且有那些收穫。

 

接著說,明理這兩個字著重在理,我們來道場上課主要就是為了理,弄清楚後也才能夠了解它的意涵進而明理,

 

因為我們修道人還是會有因果,所以如果不明理的話,以至於說錯話而做錯事,我們還是會落入因果中。

 

道理不在於懂不懂,而是在於做不做,如果只有空口說出而不去實行的話,讓你說再多的道理一切也是枉然。

 

例如講道:渡人、成全道親等。 辦道:了愿當上下執理、開佛堂等。

 

我們在道場上課也是為了學觀念,觀念正確的話並不會局限於在道場上才能用,而是到處都能夠受用。

 

但是相反的,假如不正確的話反而會到處受害。

 

因此我們之所以參加道場所開的班程,也是為自己立下良好的基礎。

 

另外,我們也應該要像彌勒佛一樣,笑口常開,笑臉迎人,學習包容心、慈悲心、歡喜心,一切只要有心,相信所有難關都能夠突破。

 

接著講師回饋上禮拜的課程,小波在課程上所問的問題。

 

子曰:事父母幾諫。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──《論語●理仁篇》

 

意思是說:侍奉父母時,看到父母有違倫常的言行舉止發生;就要趕緊規勸、諫言。如果父母不聽我們的規勸、諫言,我們所呈現的態度也要恭敬,並且不能夠以長輩的姿態去教訓父母。規勸父母這件事雖然很辛勞,可能不一定馬上達到效果,但是我們卻要不斷的去做,而且沒有怨言。

 

然後建良大哥分享說佛教有將孝分成三種次第。

 

後學有找到明朝的蓮慈大師說孝有三種:甘脂奉養,小孝也;光宗耀祖,中孝也;能讓父母超脫輪迴,乃孝中之大孝也。

 

意思是說:甘旨供養,使父母免於饑餓,是為小孝;功成名就,光宗耀祖,使父母光彩愉悅,是中孝;引導父母趨向正信,遠離煩惱,了生脫死,是為上上大孝。

 

講師說每個課程其實都有很深的道理在裡面,但也是要實際去做了才知道。

 

而另一個禮其實也是蠻重要的,像是二十五條佛規禮節大家都要去重視它所包含的細節。

 

因為假如我們沒有禮的話,也就很難去講理,沒禮就沒理,所以講師在此講的希望大家去做到,假如大家有任何疑問也都能夠私下提出。

 

最後建良大哥有請大家想一下,為何大家會接近佛堂?而那個心態是什麼?

 

後學想,無非是莫忘初衷啊!

 

在此分享給大家今天的上課內容,漏掉的部分就請上天赦罪容寬...

 

後學振庭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nglinSY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