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白陽期到降火宅,使我們這一代的修行者可以齊家修道,可以同時事業、家庭與修行並進,但正因為此,如何聖凡兼修成了我們這一代修行者重要的課題!
何謂「聖」:利益眾生的事情、無我
何謂「凡」:為了自己的事情
* 修道4要件:財(錢財)、侶(同修道伴)、法(智慧、經典)、地(場所、佛堂)
4樣缺一不可,道場更有句話,「先顧肚子在顧佛祖」(台語),因此第1個財是修行的前提。
* 講師提問:當聖凡衝突時,該怎麼辦?
後學曾經的經驗分享:
參予種四期間,每兩週一次的兩天一頁課程讓身為活動企劃的後學深感困擾(因為活動多辦在假日),因此後學一開始怕影響部門同仁,便自行提離職,後來主管同意讓後學可以順利參予假日班程,因而留下來。
後學感覺,只要你心中有道,老母娘會替我們這些孩子做最好的安排。
2年班程,多次上班與課程衝突,通常都有同事自願分擔後學任務,或者活動臨時改期。唯有幾次因為是後學主導的活動,衡量之下跟種子班請假。
最後,於凡,後學在這兩年之間工作上有些成長,於聖,後學順利完成種子班課業。
「圓滿人道,天道自成」→將凡事圓滿,亦是辦理天道重要的一環。
* 為了讓天道更加圓滿,於職場、學校中我們可以學習:
- 多互相、少私藏
- 多謙讓、少爭論
- 多做事、少抱怨
- 多承擔、少卸責
* 後學心得
如何可以達到聖凡兼修?這個問題後學也時常問自己…
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,一周只有七天,扣除上班睡覺時間,如何做最有效的安排?
如何可以把握年輕的娛樂,兼顧家庭、朋友、與愛情?又可以撥時間在道場中了愿?
後學也還在學習,但後學記得父親說過的話
35歲以前3/7分,3分在道場,7分努力充實自己、努力賺錢奠定工作基石,努力讓生活更好
35歲-50歲 5/5分,半聖半凡,因為此時工作與家庭已經漸穩定,可以多一點時間在道場
50歲以後的歲月,要把道場的比重越加越重…
最後,不管大家做怎樣的時間調配,請不要忘記彌勒祖師說過的話「入我門者不貧,出我門者不富」,請隨時心中有道,讓護法神伴隨左右,如此一來凡事才會平順,做事情更能事半功倍。
以上是後學將講師授課內容與自身經驗做結合,寫下來提醒自己,若你們也學得有用,盼大家一同學習!
後學 雅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