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天恩師德,後學少威有機會學習撰寫部落格。
今天的聚會人比較少,大概是因為期中考的緣故,聞說還有同修身體不適,要留意照顧身體哦。
今天一到和平堂就看見鈺淳和靜宜在廚房忙著,不久後就端上一鍋熱騰騰的蔬菜百葉豆腐湯。
湯汁淋在乾面上,還有三色蛋當配料,果真有飽足感!
接下來是課程【生命的實相】,由姍霏講師主講。
講師一如既往透過生活經驗的真誠分享讓課程充滿生機。
關乎生命如此博大精深的課題,講師以什麽角度切入呢?
第一節:從四個標點符號說起(?!,。)
後學們被帶引檢視自己人生中的“識得”與“未識得”。看看以下的圖表:
識得 --> ! --> ,--> 。
?
未識得 --> ? --> ,--> ?
讓我們來看看三個具體案例:
案例一
各位同修上幼稚園時可曾因為父母工作忙碌沒有準時接你回家,頻頻遲到而感到不是滋味,心中帶著問號?
是否有幸在什麽情況下發現、看見、明白過來父母原來有其難處而不是故意的,產生諒解並且心中豁然開朗?
案例二
有失戀經驗的同修們,有沒有一度沉溺在悲傷的情緒中,心中充斥著一萬個“為什麽”?
是不是透過往自己身上看回來的功夫找到了如何應對的答案,安撫了抱怨不平的心,甚至把力量轉化做實際行動(諸如念經回向冤親債主)為對方捎來真誠的祝福?
案例三
從小在天道家庭長大的同修們,可曾因為父母常常外出,不煮飯甚至還留下一大堆的碗筷等著自己去洗,難以理解父母所求何物,產生抱怨不平的心?
是否在任何一段經驗中識得大道有其不可思議扭轉命運的力量,排解了疑惑,進而尋獲安身立命的皈依處?
今天的我們仍在不斷地經驗、探索,學著視透萬事萬物的因因果果,煉就一顆平和的心、卓然的智慧,以期蓋棺時畫上的是完滿的句點(。)而不是大問號(?)
第二節:從生命的自我對話中如實坦然面對(覺醒)
我們對生命的真實義究竟得知多少? 讓我們來看看一則生命的真實寫照:
起初我想考上大學
隨後我真的考進大學了
之後我想找到好工作
然後我便結婚生子
接著我期望孩子快點長大
再來我等著退休
現在我快要死了
忽然明白我都沒有享受人生
如此扣人心弦,令人產生共鳴。對於生命的意義,著實值得一番探索玩味。
大家來想想,我們來人間這一趟,或許很難實現享受,但我們總可以退而求其次,為能夠讓自己幸福滿足的事情來奔波勞碌吧。
古聖云:誠者勿自欺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
我們總要做到不自欺,通過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找到有關生命意義與人生實踐問題的答案。相信這就是反省的功夫。
不知同修們最近是否面對什麽煩惱疑惑(諸如我應不應該繼續留在這家公司、應不應該幫他),不妨把它寫下來,相信有一天內心經過適時的沉澱后答案就會浮現。原來答案都在自己身上,我們的心有能力解決一切的難題。
永嘉云:自從認得漕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干
大家要有信心,往自己心性看回來,人間路上通行無阻。得道者對於一切都了然於心。
第三節:從生命的層次與解脫說起(用有限生命開展無限的慧命)
洞察生命的本質(覺察)~當我們沒有瞭解生命的本質時,容易帶來煩惱與無明的情緒
- 存在的命限 --> 生之偶然 老之自然 病之當然 死之必然
- 世事無常 --> 活在當下
- 緣起緣滅 --> 不要執著
(覺悟)好運不是永久的 --> 要惜福與知足
有人見黃牛鼻上牽著繩子,縛大樹上,團團轉著;觀秋蟬沾於蜘蛛網上,飛不去,吱吱叫著。
人就問馬祖:為什麼團團轉?
馬祖答:只因繩子不斷。
又問:為什麼吱吱叫?
馬祖答:只因絲不斷。
人問:繩斷如何?
答:逍遙自在。
人又問:絲斷如何?
答:呼嚕飛去也。
那麼,我們的人生,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?
三伏天,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。
快撒點草種子吧!好難看哪!
小和尚說。等天涼了。
師父揮揮手:「隨時!」
中秋,師父買了一包草籽,叫小和尚去播種。
秋風起,著籽邊撒、邊飄。
不好了!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。小和尚喊。
沒關係,吹走的多半是空的,撒下去也發不了芽。
師父說:「隨性!」撒完種子,
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。
要命了!種子都被鳥吃了!小和尚急得跳腳。
沒關係!種子多,吃不完!師父說:「隨遇!」
半夜一陣驟雨,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:
師父!這下真完了!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!
沖到哪兒,就在哪兒發!師父說:「隨緣!」
一個星期過去。原本光禿的地面,
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。
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,也泛出了綠意。
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。師父點頭:「隨喜!」
隨不是跟隨,是順其自然,
不怨懟、不躁進、不過度、不強求。
隨不是隨便,是把握機緣。
四 結論
識得 --> 面對
--> 放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