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感謝天恩師德,讓後學有學習寫blog的機會。
今天是本學期最後一堂課,而且是紹湧講師上課,同修們很期待一個星期的相聚,但講師很慈悲,常常提攜小後學們並且給予學習的機會,所以今天真正為我們上課的是種子四期的學員-雅靜學長。
今天的題目是:「生命三錦囊,修道三不離」。
什麼是錦囊,古代人珍藏機密貴重的物品。
Ex:花的生長,需要陽光、空氣、水
蓋房子,需要沙、泥、水
三大要素是缺一不可的。
那修道呢?
Ex:修道路上,需要佛堂、經典、善知識。
佛堂:
1、天堂的介紹所2.學佛的改良所3.成佛的修煉所4.三曹的事務所5.人間避難所6.真理研究所7.眾生的福音地8.天人的交流地9.仙佛的歡喜地10.慈悲的發心地11.功德的加油站12.人生的休息站13.道德的弘展處14.品德的培育所。
佛堂的功能有好多,雖然後學住佛堂,但每每回佛堂,心靈自然會平靜,是生命的休息站,沒有住在佛堂的同修,也可常常回來佛光普照,開智慧;來佛堂,可以避開災難,逢凶化吉,仙佛一定會慈悲撥轉;在佛堂,共修的力量是無比大。
佛堂擺設:
仙佛:借假修真,修我們的靈性(真主人)
萬年青:希望我們的道心,像萬年青般常青
以上是有形的佛堂
無形的佛堂就在我們身上,活佛師尊道:「走入佛堂,行在日常」,道是落時日常生活中,聖凡兼修,讓我們當個文質彬彬、有禮的修道人。
經典:
有句話「讀經千變,其義自現」,後學常常會默念心經、彌勒真經和無字真經,總覺得每個階段的自已,悟到的也不同,有時會迴向,有時只求一個心靈平靜,彌勒真經也有提到「嬰兒要想歸家去,持念當來彌勒經,用心持念佛來救,朵朵金蓮去超生」,後學在包包都會放一小本彌勒真經,夜晚回家or去參加告別式,氣場低時,「持念一遍神通大,二遍得超生,三遍神鬼怕」,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,最貴的經典是印在心裡,所以要常常持念。
錢穆大師也曾說必讀九大書:四書、道德經、南華經、六祖壇經、近思錄、傳習錄。
善知識:
合同的真意,合而同之。
修道中常常需要道伴,可以陪伴我們一起修道,但最近有些學弟妹比較少出來,我們可以發揮同修的力量,關懷學弟妹。
人生一定要有8個朋友:推手、支柱、同好、夥伴、中介、開心果、開路者、導師。
結語:知道不行,道非我有,我們上了很多課,但絕對不行感動一下下,我們有求道,得道三寶,更要去實踐,修道是一場耐力跑,而不是短跑,當沒力了,記得常常回來佛堂充電。
以上,是後學的分享,如有不圓滿的地方,在請各位前賢指導!
感謝天恩師德
★當天照片分享~
感謝今天二位大廚為我們準備晚餐:懿柔、鈺淳
後學 靜宜 學習